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鼓勵大中城市郊區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部署,農業部辦公廳近日發布《 關于加快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的意見》?!兑庖姟窂娬{,要不斷優化布局結構,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爭取大中城市郊區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將都市農業建成城市“菜籃子”產品重要供給區、農業現代化示范區、農業先進生產要素聚集區、農業多功能開發樣板區、農村改革先行區。
《意見》指出,近年來圍繞深化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優化農產品區域布局,農業部先后頒布實施了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對于發揮農業比較優勢、建設大宗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產業帶發揮了重要作用。明確發布都市現代農業的總體思路和重點任務,對加快形成城市郊區與優勢農產品生產區、特色農產品生產區良性互動的全國農業生產力布局意義重大。加快發展都市現代農業,有利于保障大中城市有效供給,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態、人居環境,有利于促進農民乃至市民增收就業,有利于提高“三化”同步發展水平、促進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意見》明確,今后幾年我國發展都市現代農業,有六大重點任務:一要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糧食生產基礎好、產能高的大城市,要穩定面積、提高單產,不斷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處于糧食優勢區域的中等城市,要發揮資源優勢,加快新技術推廣,提高糧食生產科技水平;一些特大型城市,要加大投入力度,保護優質高標準糧田,穩定糧食產能。二要大力抓好“菜籃子”建設。推動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建好“菜園子”,管好“菜攤子”。合理確定“菜籃子”產品生產用地保有數量,特別是對運輸保鮮要求較高的葉菜、鮮蛋、鮮奶、水產品、畜產品,要確?,F有的自給能力不降低,切實增強城市“菜籃子”產品應急保障能力。三要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大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建立健全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抓好產銷銜接和聯防聯控,確保大中城市上市農產品優質安全、消費放心。四要積極發展休閑農業和生態農業。堅持以農業為基礎、農民為主體、農村為載體,圍繞農業生產過程、農民勞動生活和農村風情風貌,抓好示范基地創建、知名品牌培育、服務體系建設、鄉土文化挖掘、精品線路打造等工作,著力培育一批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休閑農業示范點和集聚村。五要持續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建設一批高標準、高起點、高水平的農業示范基地或園區,改善基地或園區的基礎設施和生產條件,提高服務水平,使基地或園區成為企業孵化、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交流的重要平臺,更好地帶動周邊農業發展。六要引領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加快物聯網、云計算、新一代移動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和裝備在都市現代農業中的集成應用和示范,推進都市現代農業生產的數字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加快推進都市現代農業流通領域信息化建設,為城市居民和農業生產者提供信息服務。
《意見》要求,各地要重點從發展“菜籃子”產品生產、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健全農業生態補償機制、促進農業科技創新推廣、搞活農產品市場流通、發展休閑生態農業等方面,研究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加快健全支持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的政策體系。要抓緊制定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規劃,并積極爭取納入城市發展、土地利用等總體規劃,促進都市現代農業協調可持續發展。鼓勵各地先行先試、率先發展,爭取培育一批能代表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的典型,以帶動其他地區發展。農業部將結合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選擇認定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示范引領作用強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區,積極探索推進都市現代農業建設。
|